流量整形已成为诸多厂商在流量管理产品中的标准配备,也是用户的首要需求之一。但目前市场面上的流量整形多以纵向整形为主,最小振幅为512K。即遇大流量峰值到来时,直接采用数据流平切方式。此类方式多有一定的滞后性,且极大的高峰值对其他用户的影响不可抵消。对于用户习惯中的QQ传文件,也多表现在限时传输的数据丢包、传输中止、失败等。
网极星的流控策略是:横向流量整形,即把整形时延控制在每一毫秒中,将最小振幅控制在4-16K之间。并允许低峰值频繁出现,采用冗余资源优选分配策略,在带宽空闲时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限制所有峰值上限,以解决突然而来的大流量峰值对其他用户带来的困扰。在不影响优化速度、不丢包的前提下,时刻做好细粒度整形。
轻松应对未经优化的1G数据流管理,提升系统的稳定性。网极星流量管理支持对大数据流的智能优化与管控。经过对产品架构的全新设计,网极星重点提升针对大数据流量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在实时数据分析和速度提升的需求定位上,充分结合当今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环境,给予较佳的数据流管控体验,方便客户进一步细化内网管理。
该功能已在湖南卫视、信谊药业等诸多跨部门、跨企业、跨楼层的楼宇数据网关中应用,并取得了稳定、高效、精准的评价。
流量管理产品的发展,从早期的用户组策略限速发展到了以用户组带宽保障,基本实现了企事业单位的流量管控需求。但从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上看,这样的管理模式仍然延用上世纪互联网安全的单向安全策略,只能在策略识别上逐级向下配对。
单向保畅、单向限速,已无法满足用户多变的管理需求,冰峰网极星的交叉流控策略针对应用级别出发,在对P2P实行全面限速的条件下,给予http访问带宽保障。让保障与限速交叉运行。同时可对部门策略、个人策略、时间策略进行交叉组合。并以多状态循环管控的方式给予企事业单位以较佳的带宽体验。
应用识别包括对内网资源、互联网应用、P2P行为、Web2.0技术、音/视频流、Flash、文件类型、互联网广告等各方面的识别与分类管理技术。
受限于互联网的庞大,技术的日新月异。智能的管理设备,不仅要有庞大的数据库与识别能力,还要有着高强度的自我学习机制与强大的自定义环境支持。
网极星针对高级IT运维需求,提供特征库自定义环境,IT运维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传输数据协议所表现的特征,自由抓包、提取、并记录相应特征码,以随时应对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应用。
冰峰与诸多合作伙伴建立起全面的互联网安全响应机制,长期接收来自各地用户的反馈,同时通过网极星产品的自我学习机制,智能判定数据的相关性。另有独立的创新研发团队对产品提供长期的资源升级与维护,随时保证高效的应用识别率与应用响应水平。
网极星可通过特有的智能算法,即基于冰峰网极星技术专利,从用户行为、URL访问、IP行为、邮件行为、流量行为等多种方式,对用户各项应用的时间、流量、频率及交互对象进行统计,并通过特定公式得出量化分析,终形成PDF报告呈现给管理团队。
个人上网报告模式,一直是冰峰网络推崇的技术功能之一。通过全面细致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将7×24系统运行记录全面呈现,并以合理的图表式布局呈现。通过PDF格式提供的报表,起到了数据不可逆转、变更的作用,为用户在审计、绩效、决策等方面提供更加有利的佐证。
企业的分布式网络应用一直是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及跨地域办公的主要需求之一。多数厂商的流量/行为管理解决方案中只能提供分级分权的管控模式,这主要是因为跨网域管理的技术壁垒所导致。而从IT运维的集权管理出发,每次查询报表都需要逐一远程登陆,并提取报表数据。这其实是个很不合理的应用体验。
从IT运维的管理方式看,要节省人力资源,更应该在IT运维上采用集权式管理,冰峰针对用户的实际操作行为出发,在网极星产品应用中,提供了外置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通过外置的Service设置调用来自各个分支机构的流量/行为管理数据,并让管理者通过Web访问统一阅读来自各地数据报告。并可通过PDF下载、本地打印等方式获取统一的全局运营报告。为企事业单位全面地节约人力与物力。